工行南京雨花支行营业部:耐心为客户兑换硬币

近日,张先生拎着两个沉甸甸的编织袋走进了工行南京雨花支行营业部。袋子里装着整整三千枚硬币,这些硬币是他经营社区食品小卖部五年攒下的零钱。这个看似普通的存款需求,不经意间揭开现代银行服务的另一面:当移动支付让现金逐渐“隐身”时,那些承载着市井烟火气的硬币,正在考验当代银行金融系统的温度与韧性。

张先生面对的窘境并非个例。在移动支付发达的今日,许多商户因怕麻烦在做生意时拒收硬币,部分银行也曾以“人手不足”婉拒零钱存储,这让硬币逐渐成为“金融化石”。当张先生忐忑地走向取号机时,大堂经理很快注意到这位特殊的客户,因网点排队客户较多,与网点主任沟通后,张先生被引导到特别开设的“特殊现金服务窗口”,并由运营主管协助客户清点硬币,这样既保证硬币的清点速度,也不妨碍网点给其他客户提供金融服务。在两位运营主管一丝不苟地清点两个小时后,终于将零钱清点完毕并存入了客户的银行账户中。“真的是麻烦你们了!感谢你们的热心服务!”张先生十分感激地说道。

每一枚硬币的凹槽里,都刻着市井生活的温度;每一次弯腰接收零钱的动作,都是工商银行对实体经济最深情的拥抱。衡量一家银行的现代化程度,不一定要看它能否处理每秒万笔的移动支付,当三千多枚硬币穿过银行工作人员的手心时,听见的不仅是金属的碰撞,更是一个行业对初心的回响——金融服务并非冰冷的数字游戏,而是托举起亿万普通人生活重量的那双温暖的手。(薛寒竹)

(注: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,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,仅供参考)

评论